清末英雄

庚卷 第六十一掌 而已(9/11)

么的了。这些工厂只生产一种衣服,一种鞋、一种布、一种自行车,除了这些生活必备品,能生产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生产用品,比如大农场里可以用拖拉机,那就大造拖拉机,比如修铁路要钢铁,那就大炼钢轨;也不要什么市场买卖了,全国的商品由政府定价,全按计划分配……”

    “这也不错啊!”杨度趁着杨锐喝茶时说道,他是国家至上主义者,对极速模式欢迎的很。

    “看上去是不错,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总是会有代价的。”杨锐道:“农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不必多说,但造出来的东西会是什么?之前我说国有公司能办好,是因为国有公司也是公司,他和私营公司只有股东性质不同,市场竞争是一样的,生产的东西如果不好或者东西太贵,还是没人要。

    计划分配则不同。这是分给你的,你要也要,不要也得要,没有竞争,只有行政命令。既然都没有竞争了,那就没有创新,现在做出来的东西不说能不能用,可十年、二十年后,那就要比那些不断在市场上竞争的东西差一大截,这不单是产品差,连机器、技术都要更差。最后怎么办?只能再花钱去买机器、引进技术,把工厂翻新一遍;又再过二十年,又要再从外面买机器买技术,就这么没完没了。所有工厂还都要靠国家养着,一旦那天断奶,那全会倒闭。”

    “难道就不能不按照计划分配?”杨度听了半天,忽然觉得是因为计划分配存在弊端,就想不要计划分配。

    “你不计划分配,你东西卖给谁?谁又能买得起?”杨锐反问。“这种办法其实就是让大家不要花钱去喝花酒,除了吃饭以外,任何消费都禁止,剩下的钱全买拖拉机、抽水机;而且工厂能造一千台,那就分配一千台,不管是不够还是多余,反正他就生产那么多;设计什么那就生产什么,不管你要还是不要,反正他就这么造。这种工厂只能**着,一旦停转,机器会生锈、技术会生疏,之前花的那些钱等于白花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