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候,那就迟了。
之前我以为我们也能走这条路,但想来想起,还是不行。日本太小。中国太大,要是中国工人所占人口的比例和日本一样了,那所有列强都要封锁反对了。到时候各国对我们的入口关税加到百分之两百,那工厂建了还有什么意思,不都等着倒闭吗?
只有洋人没有的产业,比如柴油机、无线电、合成氨、铝合金、飞机、钢化玻璃、保险丝、白炽灯、电动机、空调、冰箱、收音机,我们才能顺利出口。因为这些是我们有优势的,但是这些东西能有多久的优势还很难说,等洋人破解了其中的机密,那最终他们就会以势压人。通过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市场,并且会利用外交手段把我们挤出其他国家的市场。到最后能剩下的,只能是保险丝、铝合金这种市场狭小的东西,或是像草编一样,是洋人早就不做的产业。这就是没有殖民地、没有海军的苦衷。”
杨锐说道这里忽然想到了日本,优势产业最终会变的毫无优势,能保住他的办法是有两个,一是和洋人合伙,比如通化柴油机厂战后就打算让美孚石油入股,以洛克菲勒的势力在全世界推动柴油机销售;再就和日本人合伙。狗日的虽然没有殖民地。但有一支欧战后世界第三规模的海军,南美那些国家要是敢拒绝中国货,是能拿去声色俱厉吓吓人的。
杨锐想着怎么保住这些优势产业,听罢他话语的宋教仁点头道。“竟成说的是正理,日本国势虽然强盛,但百姓却很穷,东京的工资还不如沪上一半。不过这既是第二条路,我再请教第一条和第三条。”
“第一和第三都是一样的,市场在内不在外。”杨锐道。“第一条是慢速。第三条是极速。何为极速?就是把田地均完之后,再把耕地全部收归国有,成立大农场,农民全部变成农工,产出的粮食除了口粮全部调走,这些粮食拿去国外换机器,换来机器建工厂。
既然都变成农工了,那就用不着生丝、水果糖、花棉布、香皂、玩具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