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五十二章 挑事(6/9)

一十万、苏俄的七十万和英国的五十万;机床年产量去年为十万零五千台,低于德国的十七万台,但高于美国的八万、英国的五点五万和俄国五点一万台。[注163]

    数字上不占劣势,但我们的机床有三成是重量在两吨或两吨以下的小型机床,十吨以上机床不到四成,相比德国和美国,在机加工上处于劣势。好在经济危机时我们购买储备了大约十五万台各国库存机床,加上去年在德国订购的十八万台机床今明两年将全部到付,这两批机床将大大充实各厂的机加工能力。另外沈阳和山西机床厂都在扩建,战时机产量将达到二十万台。

    极端制造方面,万吨以上水压机六台、五千吨以上水压机八台;卧式有色金属挤压机两台;两百毫米薄钢连轧机五台;十至八十毫米钢管冷轧机三台;八十至一百五十毫米钢管冷轧机三台;一千五百毫米合金薄轧机三台;一百一十二吋冷热铝板轧机三套;三万吨锻模水压机两台,另外还有一台五点八万吨锻模水压机正在沈阳机床厂试制……”

    原料、机加工能力、技术、人力、资金,这五样总后勤部只能管前面两样。技术是王季同负责的,人力归陈广寿、资金问张坤;至于张实,主要是他可以见缝插针的将国外道听途说的消息传过来,权作一个参考。

    周思绪花了三十分钟简要介绍战时后勤后便开始提出问题,他道:“当下有三个问题比较棘手: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就是高品级航空汽油,现在最好的汽油只是九十号,空军和海军都很关心汽油的品级,我在此请教先生,我们的汽油品级能不能再做一些提高?;再一个就是造船工人数量,军舰的工人培训前年就开始了,但商船的工人呢?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资金,行健那边能不能给一张大致的军费数目表,有了具体的军费数目表,总后也好统筹安排。”

    三个问题分三个人,王季同是长辈,他最先答。

    “高品级的汽油当然有,只是很贵。”王季同道,“主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