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壬卷 家与国 第十八章 泡汤(5/9)

的人士也口呆目瞪,半响没有语言。

    为何如此?原因在于,白话文也许可以比文言文更简洁,但它却无法表述文言文所能表达的那种语言美、意境美。不说文言文读来很多都是朗朗上口,就这‘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种景物所构成的生命景象,便是穷尽所有白话文也无法表达的,因为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描绘生命,而汉语言独有的音韵美和景像美也深藏于此。

    白话文做不到,换成其他任何字母文字也都做不到。因为说到底,汉语、汉字它原本就是一副画,文言文一字一义,画画相接,于是成了一副景;而白话文只是字,字再怎么累计也终究是死物,它不是画,而是尺子,用尺子去测量生命和美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然,尺子一样的语言最后也可以精简成公式,比如:E=mc2,但这又是另外一种毫无人性的美了。

    黄季刚只是一个弟子,所以出了一个‘妻丧速归’的刻薄嘲讽,但章太炎终究是大师,让人转述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就要了白话文的小命,这种短板是白话文的天生性缺陷,也是汉语的天生优点。为此,当看到徐志摩绝美的新诗,胡适当即醍醐灌顶、脑洞大开,这才有今日拉着诸人在婚礼也要一叙的场景。

    胡适不快的将往事从脑中扫除,更将全身精力放到讲话上来,他接着道:“槱森的新诗写的非常之美。比如这首:”胡适深情朗诵道:“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他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深情的朗诵完,胡适再道:“这里有一本槱森的诗集,全是新诗,有些抒情、有些言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