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估计学时代,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还只是统计统计人口、研究研究社会,根本没有应用到生产、工程等实际管理行动中。甚至,连抽样调查以推断总体情况的概念都还没有。可以说,统计学还深处书斋,基本只是纯理论。
相比而言,中国整个学界则开始将数学、统计学大规模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工程中。最早的是炮兵和军工,而后则通过品质管理人员推向整个国有工厂和私营工厂,现在甚至连全国交通网的布局、总理府对若干事物的决策都基于数学。
想到此杨锐不免有些高兴,他道:“既然江南厂已经在研究余量和方差,那想来不需一年焊接的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
“竟成,你真要实施焊接啊?”徐华封有些惊讶,“即便是只花了一年时间就研究出可靠的余量和公差,船体变形也做到可控,可造船的速度在短时间还是无法超越铆接的,而且。钢铁厂、船厂因作业计划调整所带来的工期耽误,将会抵消后期焊接的速度优势。明年开始实施焊接,那么要到后年年底,才能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可战争按照你推测的,三年就结束了。这就等于当焊接速度超过铆接的时候,船就不要造了。不管从造船数量、还是从造船成本看,焊接都是不划算。”
“不划算也要实施。”杨锐坚持道。“经验比什么都重要。这一次之后,真不知道何年马月才有机会实验大规模焊接技术了。即便造船数量和造船成本都不划算,但这些经验也是极为宝贵的。华封先生,这一次是欧洲开战。下一次会是哪里开战?我们的工业品要销往全世界,那没有海军是不行的。”
没想到杨锐想的这么远,徐华封道:“日本人不是有海军吗?前年战罢,我们两国与其并无什么利害关系。双方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没有经历过八年抗战,加之甲午打的是满清,日俄又被认为是帮黄种人驱敌,至于前年的中日大战,虽然是日本入侵。但复兴会高层知道这是杨锐故意挑起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