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庚卷 第八十四章 关键(7/9)

零件,军工除了最挣钱的炮弹,已经不生产其他东西了,还好日本加入进来了,经过半年的培训,他的军工工厂也能生产标准船零件了。

    “不是焊接不行,是有很多制约因素的,即便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生产管理上是不是可行也还是要花时间研究。”徐华封道。“焊接要用的钢材现在已经卖到四百华元一吨,但这还要涨。商情局认为美国普通船用钢板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最终要涨到四百美元一吨,而即便是干预,那价格也将超过两百美元,这换成华元就是四百。现在我们是在用两百五十华元一吨的普通造船钢,可要实施焊接,那钢材价格估计要翻上一倍,到伍佰元一吨。一艘六千吨标准船,最少三千吨钢,这就是要增加七十五万的成本。

    多花七十万元也就罢了,最大问题是我们没有焊接经验,不知道放样下料的时候应该取多大的公差和余量。根据前期的一些经验,焊接所产生的余热将会使分段的船体严重变形,一旦变形,又要进行矫正作业,没有足够的经验,那矫正的工作量将大大大于使用焊接所节省的工作量,这就得不偿失了;再有就是误差,因为是分段组装,总是会有人为的、设计的误差,而焊接使船体变形又将加重这种误差。变形和误差,是实施焊接最棘手的问题。

    现在工程师认为余量和公差能解决误差问题,只是过高的公差和过少的余量,将使生产上难以达到要求,生产周期也长;而过低的公差和过多的余量,生产是容易达到,制造周期也短,可以后的工序要经常返工,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是焊接不能更快,反而会比铆接更慢。现在沪上江南局正集合数学家,想使用概率论所教授的方法尝试合适的焊接施工的余量公差,一旦有了成果,那全国的造船厂都将推而广之。”

    原来焊接还会产生船体变形和误差返工。杨锐以为焊接只是技术问题。不想最大的问题还是生产问题,不过他却对沪上江南厂用现代统计学解决余量和公差问题深具信心。这个时代的统计学还处于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