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鸟择良木(8/9)

由此可见李综的庄园规模之大。

    但不管是庆王所为,还是他手下所为,谷熟县的这只老虎他都非打不可,狙击庆王入主东宫,于国于民于己,都是一件好事。

    这天下午,李庆安抵达了离宋州城不足十里的东安镇,这时前面传来消息,宋州太守崔廉要求见他。

    东安酒肆内。李庆安和崔廉对面而坐,李庆安给他倒了一杯酒笑道:“归州太守崔平是崔太守的侄儿吧!”

    “他是我兄长之子,年纪轻轻便做了洒州太守,这还多亏李使君的推荐。”

    “这和我可没关系,崔平年轻有为,听说他要南调湖州,洒州民众都不肯让他离去,联名上书朝廷要求他留下,他只做了不到三年便如此得民心,让人不得不敬佩啊!”

    崔廉老脸微红,他听出李庆安是在暗讽他做官不得民心,不由苦笑一声道:“我们这些做地方官的也很难,下耍安抚百姓,上要应付权贵,稍不留神便遭御史弹劾,我崔廉虽然政绩不著,但也没有恶名。只求无过便可。”

    “崔太守真能做到无过吗?若崔太守无过,谷熟县的数千人怎么会烧仓毁衙,这个崔太守又怎么解释呢?”

    “那是庆王所为,我想管却又得罪不起。你让我如何是好?”

    “嘿嘿!这就是崔太守本末倒置了,怕得罪庆王,就任其圈地?崔太守可知道我大唐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土地兼并!”

    “对!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导致兵制败坏,导致财政枯竭,若听之任之,迟早要导致大唐灭亡,崔太守明知其危害,还放纵权贵围地。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可是现在崔太守的官帽非但保不住。还将有罪于大唐,崔太守,莫耍让将来史官撰写唐朝灭亡之根时,提到崔太守一笔,崔廉不廉,那可就遗臭万年了。”

    李庆安的话重重地敲在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