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心情郁闷地坐在门口的软墩上等候召见,这时他又看了看李庆安的奏折,脸上的恼怒之色稍霎,眼中不由闪迂一丝宽慰之色。
他比谁都清楚,其实李庆安并不是什么太子党,当初是他为了让李亨和杨国忠反目为仇,费尽心机的将李庆安插进太子党,挑起李亨和杨国忠对立,最后太子被废,那就意味他李林甫家族不会因太子上台而被族诛,从这一点来说,他李林甫达到了目的,但李庆安却因此被清洗。从北庭节度使被贬为柳州太守。
李林甫心中多多少少有一点儿内疚,也有一点惋惜,本来李庆安完全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不过他没料到李庆安居然会在太子被废后上了一本,此时李隆基对太子党已完成了暴风疾雨似的清洗,开始喘一口气。停下来重新审视各个太子党骨干的定罪,李庆安在这个时候上书,时机捏拿之巧妙,令他拍案叫绝。
“李相国,陛下请你进鼻!”门口,宦有卜声道。
李林甫站起身,整了整衣袍。快步走进了御书房,房内李隆基正在批阅一本奏折,奏折是安西高仙芝所上,此时高仙芝兼任北庭节度使的任命应该还在路上,高仙芝却送来了竭师国大胜的消息,但不知为什么。竭师国大胜并没有给李隆基带来什么狂喜,在某种意义上,它远远不能和收复碎叶军镇相比。
李隆基沉吟良久,高仙芝在奏折最后提议攻打月氏,将吐蕃势力彻底赶出吐火罗,理由是这些吐火罗小小国多年不进京朝觐,早已不把大唐当做宗主国,当以王道服之,而且吐火罗诸国钱粮颇多,不需朝廷耗费军资。
虽然场师国大胜没有给李隆基带来什么狂喜,但高仙芝最后的提议却让李隆基颇为心动,不需要朝廷耗费军资就能拿下吐火罗全境。将吐蕃势力赶出吐火罗,这何乐而不为?他又随手拿出监军边令诚的密报。言安西军士气正盛,所过之地势如破竹,李隆基心中已经有了七分
意。这时,李林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