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用巫盅之术,不宜再为太子。正式废除其太子之位,封其为凉王,退出东宫。
李亨含泪谢旨,却晕倒在东宫的台阶下。消失仿佛长了翅膀一般,霎时传向全国各地,有人为之震惊、为之落泪、为之担忧,但也有人为之欢欣鼓舞,额相庆。
这一天,李庆安已到达了襄阳,他得到了太子被废的消息,立剪驻足不行。实施严庄连环第三计的时机终于到了,他立刻命人将一封万言书往长安,请李林甫替他上书李隆基。
大明宫紫震殿,李林甫略显苍老的身影匆匆走过了一根立柱,手中拿着一封厚厚的奏折。
太子党的清洗在昨天结束了。李隆基所拟的二十三人名单中,一介。都没有逃脱,下狱小免职或者贬黜,审问李庆安的刑部侍郎张绮被贬为潞州司马,最后一个被贬的便是大理寺少卿裴显,他被贬为华阴县县令。至此,太子党的骨干被一网打尽。
朝中局势骤然大变,从原来的四派毒强,变成了相国党、杨党、张党三足鼎立,而各亲王之中也暗流激荡,各自依附三党,东宫空虚使李隆基的每一个儿子都变得野心勃勃起来。
除了太子党全军覆没,李林甫的相国党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吏部丢了,而杨国忠却因为得到吏部而势力大涨,他的心腹吏部侍郎韦见素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入相。此刻大唐七相中,杨党派系便占了三人,相国党和张党各有两人。在政事堂中,杨国忠已经占据了优势。
李林甫也由此变得苍老了,他走到李隆基的御:“请禀报圣上,我有急事求见。”
“李相国请稍等!”宦官转身进了御书房。
李林甫有些恼怒地暗哼一声。以前所有人都称他“相国”而现在称“李相国”加了一个姓,这是为了和“杨相国。区分开,一个市井无赖之徒,不过仗着是外戚,居然和他李林甫分庭抗礼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