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四十一章 不错(3/9)

艘2600吨级驱逐舰、1艘高速给养船、1艘高速弹药补给船、1艘高速修理船、10艘26000吨级高速油轮)。

    战争初期肯定造舰不足,但初期募集军费——主要靠增税和发行债券,不够只能通过增发纸币应付——也会不足。以四十二亿算造六个航母作战编队计算,每个作战编队可分摊到八点四亿,这离总后算出来每个作战编队的造价九亿还差了六千万,所以杨锐很纠结复合装甲要不要用在航母上,这东西再怎么省一艘也要三千五,六艘就二亿一。

    按日本人的说法,这三千五百万华元都够他们造两艘苍龙级航母了,而总后海军设计局的意思是看菜下饭,前期军费充足时可以铺设复合装甲,后面军费紧张物价高涨,就敷设三点五英寸VH装甲,虽然其只能勉强抵挡五百公斤炸弹,但也聊胜于无。至于这两种航母的分配,总参认为应该按照飞行员飞行时间决定,老鸟用好舰,菜鸟上差舰。

    从作战计划想到后勤,再从后勤想到战时军费,最后又想到少得可怜的军费无法让航母达到最价防护水平、开始纠结于航母分配……。杨锐算是走神了,待他回过神来时,正好听到听到岛田繁太郎在抱怨复合装甲太贵,他不由道:“那什么不贵?”

    “阁下,敝国舰政本部之设计师认为贵国海军设计局提供的造舰普遍偏贵,军舰建造价格也非常高昂,只是比米国便宜一些而已。”岛田繁太郎道:“海战中,空母发出的飞机可看作是战列舰射出的炮弹,炮弹越多那怕命中率很低,也会击中更多的敌舰,在防护上花费这么多钱很值得思量。

    敝国舰政本部还认为,以我方优异造舰方法,每艘空母可比通行造船办法可节省百分之三十的工时,而其他配件、钢材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也大大优于米国,工人薪资更只有米国的七分之一,敝国之苍龙号,造价还不到四千万日元便是例证。

    空母作战虽与战列舰作战不同,但飞机就如战列舰射出的大炮,飞机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