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三十七章 调停(5/9)

解?我们能做的让步已经做了,甚至于他们要求的赔偿也可以视情况接受一小部分,美国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总理,”顾维钧心中叹气,“日本海军虽然比我国强,但国力却比我国弱,钢铁、造船、汽车、飞机,这些工业即便不完全依赖我国,也要由我国提供原料。这样的国家美国并不重视,十五年前华盛顿会议日本之所以同意参加,就是因为日本海军提出的八八舰队耗资太甚,国力无法承受。

    但我国就不同了。我国立国之初就奉行藏富于民之策,国家税收极少而民间财富却多,央行黄金储备仅次于美国;农业、工业都发展迅速,竟成总理提倡的通化生产制之效率完胜美国的福特生产制,再得益于低廉的物价和薪资,我国商品普遍要比美国商品数成……”

    “好了,少川,这些我早就都知道了。”这次是翁文灝亲自将顾维钧打断。他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帝国日报上鼓吹的‘中美必战论’的翻版,翁文灝知道其中说的不无道理,但他就是认为此言有缪。美利坚是爱好和平的民主国家,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怎可能无缘无故对我国开战?‘必战论’看上去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人。

    “少川,我想问你,如果我国宣布不发展海军,甚至取消海军这个军种,太平洋会不会有和平?”翁文灝打断顾维钧之后又觉得不妥,是以接下来抛出自己苦心冥想后的一个筹码——拆撤海军。没有海军就不会有所谓的争夺海权,更不会有战争。

    “总理,满清在建北洋海军之前也没有海军啊。”顾维钧没想到翁文灝有这样的打算,可还是有一说一。“真正让美国不满的是我国工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的竞争。从这点来说,日本和美国并无过深的冲突,反倒是我国商品对美国影响甚巨。”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和美国无论如何都将以战争收场了?”翁文灝吊着眉毛反问道。

    “总理,就像一棵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