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二十五章 当他死了(6/9)

包括要摧毁中日两国海军,让中日朝三国彻底抛弃封建君主制度而施行民主制度之语。”杨度脸本来就苍白,此时被风雪一冻,更有些发青,“罗斯福任命此人为战争部长,其意不言而喻。”

    “好了,回去说罢。”杨锐见他脸色难看,当下说道。

    “车上尽是俄国人,回去不好说啊。”专列就停在火车站,车上全是俄国人,杨度下来也是无奈。

    “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杨锐摇头。“看罗斯福的意思是要加强菲律宾啊。这个早前参谋部就议过了,现在就不知道他到底要把菲律宾加到多强。这次海军法案美国国会批了多少钱?”

    “三十亿!”杨度从杨无名手上将电报抓过来塞到杨锐手上。“你自己看吧。”

    杨度言语里还带着些哀怨,他认为既然苏俄会言而无信,那与他只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即可,但杨锐则认为苏联的有色金属和矿产是中日所需要的,亚欧运河更是一条战略通道,美国海军即便封锁地中海也不可能进入黑海,中国可以通过奥斯曼、罗马尼亚等国转口,所以认为还是应该互助。说是互助,中日与美国开战苏联海军是不可能来助的,反之苏联被入侵,中日将要派出陆军,虽然草约上写的只是十个师,但却有一半是装甲师。

    除了这种互助,另外就是军事技术互助,这实质也是苏联占便宜中日吃亏,杨锐在于斯大林会谈时说的那些海军要求,一股脑的俄国人全要。不仅如此,这种互助还将引起包括德国在内的北欧诸国的反感,使他们将中日看作成是与苏联毫无差别的一丘之貉,对外交和外贸极为不利。

    杨度欧洲呆的太久,虽对斯大林很有好感,但依旧认为苏联是虎狼之国,不太愿意和这种国家相交过深;杨锐则知道苏联的禀性走势,不说当下火烧眉毛,即使风平浪静,他也希望苏联国祚长久。

    对两人前些日子的分歧杨锐不以为意,不过听到第三次海军法案批了三十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