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二十章 两场战争(5/9)

这没有好生气的。我知道德国并不是真的想开战,他们只是想以战争为威胁,一点点的收回以前失去的东西罢了。但这是在玩火,一旦失手,又是一场大战。”杨锐确实不在意德国人的不满,他们本来是要和中国结盟的,不想中国却越来越站在法国立场上。“少川啊,现在德国国内情况如何?”

    见杨锐真不在意刚才德国人的无礼,顾维钧也就释然了,他道:“大人,现在德国不再支付赔款,算是好了不少。不过暗地里为了扩军,又是花了不少钱。粗略统计,德国用于军事的开支超过五十亿马克……”

    德国的GDP在三年前就达到七百五十亿马克(1928年价格)[注153],这个数字虽然比中国多,可五十亿马克军费相当于二十五亿华元,这确实很高了。杨锐心中默算后又关切道:“那债务呢?”。他记得后世有人曾说德国是因为债务到期所以不得不在1939年开战。

    “债务就目前看是在减少。”得知杨锐要来的顾维钧早就准备了一大堆数据,“我们的人之前估计错了,他的债务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神武二十二年外国债务为一百九十亿马克,但现在只有一百五十亿左右[注154],不过内债在增加,目前的规模在一百亿马克左右。”

    顾维钧说到德国的债务,目光不由打量着杨锐——中华不但没有外债,甚至内债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能摆脱世界大萧条,不得不说是复兴会的本事。

    顾维钧想什么杨锐不知道,他只是在想历史上德国因为债务危机不得不发动战争这件事情可以避免了(他还是认为希特勒是因为债务破产才开战的,却不知现在德国中央银行行长依旧是沙赫特,他的金融策略和历史上如出一辙,并无改变。换句话说,德国并不是因为债务危机而开战),如果德国不会因为财政破产而开战,那么压制德国不开战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物价怎么样?平稳吗?”杨锐好像一个记者般细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