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八章 调子(5/7)

舒适,所以德国比法国人更具野蛮特征。

    稽疑院代表大部分人是民选的,不管这些人花钱买了多少选票,他们都是民众的代表。如果他们身上野蛮不足、兽性不够,那即便你强制他们保住日本又如何?即便强制他们对美开战又如何?民众全都不想打仗想投降、不想出力想偷懒,说不定你前方打着,后方就革命了。到时候你不但不是民族功臣,反而是挑起战争的罪人,甚至,审判你、绞杀你的不是美国人而是自己人,这种例子在历史上素来不少。

    历史上每每有英雄出现的时刻,都有国家民族全面衰败的背景,要不然为何只有英雄的个人而没有英雄的国家?要不然为何国家民族会落入生死存亡的境地,使得要靠几个英雄来救场?如果民族国家的大势是消亡,即便靠英雄力挽狂澜,最终的结局一样无法改变。这次,我们就用下半年的谈判来试试这个国家有多少兽性,如果这关都过不去,我们打赢了战争又如何?我们死后,又有谁能支持这个国家?”

    纵然心中再热血,杨锐的话也让贝寿同凉到骨髓。是啊,如果民众都不想战争,那自己所作所为又还有什么意义?他忽然想起了杨锐多年以前的一次内部讲话,那时是说:人类只有两种状态,其一为兽,其二为奴,人仅仅是由兽变为的奴的一个舒服过程,器物越精致、文明越发达、思想越人性,那人就离为奴不远了,因为他们全然忘记了大自然至高无上的生存法——你死我活。

    思虑即此,贝寿同缓口气再道,“先生,其他人不管,可年青的学生们却不乏热血之人,这些人总有兽性吧?”

    “年青学生那不叫兽性,那叫脑残。和他们站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国家被他们彻底糟蹋,你我的结局和日本总理大臣滨口雄幸一样被忽然枪杀。”杨锐没想到贝寿同居然打年青学生的主意,不得不再次告诫,“民意不可肆意煽动,我当年煽动农民已经给后来者开了个坏头——宋遁初就是因为想走这条路最终完蛋的。虽然陈其美杀他只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