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六章 事实(7/8)


    长宁号和永宁号都是当年在日本船厂订造的,徐敬熙误以为是日本人不舍,他解释道:“长宁和安宁服役近二十年,实在是太老了。而且,两舰都是试验舰,以验证某些设计是否合理而建造,这二十年使用下来,我们得到了不少宝贵经验。改装虽然可使其再入现役,可一些根本上的东西是无法改的,要说改,还真不如新造。和舰相比,人才是最重要的,一艘不合格的战舰只会浪费好不容易培养其起来的舰员。”

    说到此,不想深究的徐敬熙转换了话题,他道:“诸位,既然出兵阿比西尼亚包含这样的目的,那海上作战的主力就只能是贵方了。意大利虽然有十艘战列舰,但有四艘是老式的,一艘新式但舰体已经报废,真正能作战的只有两艘杜利奥级、两艘加富尔公爵级、一艘但丁级。虽然意大利去年对这些舰做了现代化改装,但其主炮口径仅仅是三百二十毫米,还不如贵国的金刚级。基于此情况,我希望贵国最少当派出三到四艘战列舰……”

    日本有十艘战列舰,长门陆奥任意一艘就能吊打意大利一战期间所见之战列舰,可出战的阵容太大,战就会打不起来,对政府来说以势压人是最好的,但对军人来说,只去耀武扬威一番却不开一炮,总感觉憋屈,何况这次演习失败,日本人全憋着一肚子气没那撒。

    三言两语间,双方就确定了出战的具体舰只,即日方金刚级三艘战列舰,另外以抱历练空母打算,伏见宫又要求中方仅派长宁、永宁二舰出战,另外两艘则由赤城、天城替换。主力舰如此安排后,双方又各排了四艘重巡和若干驱逐舰,最后才是医疗船、油轮、弹药补给船、登陆舰等辅助舰艇。这般安排后一算,总吨位居然有三十多万吨。

    中日军方高层在硫磺岛一个上午就确定了大致出兵细节,不能说不快,但国际形势之变化却让人措手不及,这边带伤的战舰刚刚回到日本,那边意大利就不顾国联警告悍然入侵阿比西尼亚,这动作,看来意大利是要先下手为强,造成既成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