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第四章 简单(5/9)

自然航母比美军多,这也是我们很多东西都藏而不露的原因,但以美国的工业实力,他终究是要赶上来的。

    去年的情报显示,美国已有人申请了埋弧焊专利,这就是说,因为可以摆脱传统铆接,他的造船速度将比以往更快,只是他们是否能将埋弧焊推而广之、是否掌握了焊接技术和钢材相匹配的道理,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以美国造船业潜在能力估计,他最少有二十个船坞船台可以建造主力航母,极端一些可以下水三十艘;每艘的建造时间,以商情局估计,前期大概是两年,后期按照学习曲线,三四年后,有可能压缩至一年半甚至更少。这仅仅是两万吨以上的主力航母,商船改建的简易航母还没算……”

    贝寿同想到杨锐对战时美国简易航母的判断是以百计,神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很悲观的说,战争第三年始,不管我军之前取得了多大的胜利,都会渐渐被敌人反超,这不光是在数量上,同时还在质量上。而一旦海军在决战中失败,那么无险可守的特里克必定放弃,马里亚纳便成为必争之地了。不管是从北太平洋还是中太平洋进攻,这都是最好的进攻轴线;如果这里无法打开局面,那美军就只能沿着南太平往菲律宾推进。海军是技术兵种,舰船是作战的前提,但陆军并不完全是,尤其是我们以逸待劳的情况下。

    可以说,只要我们能固守马里亚纳和巴丹半岛,那么国内的工业就不会有被美军战略轰炸机摧毁的风险,即便不敌也是逐次败退;而美国在进攻过程中只要拖的时间够久、死的够多,国内总会乱起来。”贝寿同笑道:“先生说美国是神权共和国,可我上次去看,老是觉得除了南部各州,其他州的美国人并不是那么虔诚。”

    贝寿同卸任之后特意以驻美武官的身份在美国待了一段时日,而徐敬熙待的时间则更久,他很早就去了美国,现在面对美国人完全可以直接对话,不需翻译。

    “咱们就这么一路退却,靠死守一岛一地杀伤敌人以求结束战争?”其他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