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近卫文麿却道:“陛下,尽管如此,但帝国还是应在同盟条约到期后不继续签约为好,如此帝国方可左右逢源。”
“近卫,条约的时间不是三十年吗?”裕仁忽然问道。
“陛下,条约的时间确实是三十年,但同时规定每隔十年三方将调整一次,这种调整虽然针对仅仅是细节,但如果在承担的义务上提出异议,那么条约就会名存实亡。”近卫文麿说道,他脑子里想起了英日同盟条约。“后年便是调整的时间,如果经济危机不再恶化,帝国可以考虑……”
“陛下,后年绝对不是良机!”木户幸一打断道。“那时经济危机才刚刚过去,一旦反复,帝国受害更深。只有十二年后才是调整良机。”
近卫和木户意见相左,沉默半响的原田熊雄说道,“陛下,现在有两条路摆在帝国面前,一是恪守国际条约。如果是这样,那帝国就应该果断中止与华国的同盟条约,重新以独立的姿态回到国际体系中来,这样帝国才可以左右逢源,但华国对此将异常恼怒,帝国在大陆市场的片面最惠待遇会全部消失。
另外一条路就是保持目下的防御性同盟,但遵守国际条约。以目前看,急剧发展的大陆市场足够养活日本工厂,仅仅以经济论,这条路是更合适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杨氏已无进取开拓之心,华国也恪守的国际条约,未越雷池一步。不过这仅仅是现在,三十年后华国最终复兴,帝国必将重新考虑自己的方向:是继续恪守条约,还是……”
原田熊雄的话说到了裕仁的心里,日本到底是遵守现有条约,还是该打破现有条约?这才是帝国外交的重心,同时也是国内政治的重心——欧化派们一心想着****民主,而保守派则倾向中国那样的贵族政治,他们甚至借用杨氏主义,从文明的角度彻底否定****和民主,将其称为文明毁灭的毒素。想到音调越来越高的民主****呼声,裕仁的心思又乱了。(未完待续。)
【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