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四章 露底(6/7)

就研发了出来。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东西能干什么,杨锐的建议是测距、切割金属。在实际运用中,切割金属是可行的,但测距不太可行。虽然物理书上还详细介绍了硫化镉成分的光敏电阻,可光敏电阻一点也不敏,只有激光反射面积足够大时,电流计上才有一点点波动。

    这显然是毫无实用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应该造出光电二极管,而光电二极管本是就是晶体管。这个东西杨锐虽然资料不少,但这东西到底能不能造成谁也不清楚。因为之前失败的太多,杨锐已不看晶体管实验室的进度报告,今天想到V2导弹精度时,他才想起这份关于激光运用报告上有一个奇想:

    ‘使同一光源发出之一束光分为两束,使其在同一回路内沿相反方向,顺、逆循行一周后会合,并于屏幕上产生干涉。当环路平面内有旋转角速度时,屏幕上之干涉条纹将发生移动,ffect效应……’‘……若以高稳定性陶瓷玻璃构成三角环路,三角块留一条细小空腔,腔中装有电极并充满氦氖气体,三角形3个顶角装3面反射镜。便可形成一个环形闭合光路。给电极通电,气体放电激发出两束方向相反的连续激光,当环形光路相对惯性空间静止时,顺、逆时针方向的两束激光以同样的时间传播一圈,光程和频率相同;而环形光路相对惯性空间旋转时,顺、逆时针方向的两束激光传播一圈的光程和频率不同;当环形光路在惯性空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顺、逆时针的激光行波的频率决定于环形空腔的顺、逆闭合腔长(即光程),顺时针方向的光程变长,频率减小,逆时针方向光束的光程变短,频率增加,顺、逆时针光束之间出现光程差和频率差,把光程差转换为频率差,测出顺、逆时针激光行波的频差,便可测出旋转角速度。以此特性可制成倍于当下机械陀螺仪精度之光陀螺仪……’

    一大段枯燥的科学原理还不分段,杨锐一口气念完气都快没了。他读罢回头看了看报告作者署名——陈瑟,心想此人定是个语死早、大框眼镜、不修边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