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三章 再谈(5/9)

功立业、青史传名罢了。

    何为君子?威武不能屈是,贫贱不能移也是,但更重要的是道德不能迫,血泪不能曲。宇宙间的恒星一般,它自有自己的轨道,自有自己的品性,绝不是为了其他什么而活的。没有这种心性,不能称之为君子,只是一个取悦小民的反复政客。

    心性需如此,再则是务必明白:历史的演进从来都带着铁和血,或者借用布尔什维克的词语,历史发展是唯物的,是不以人的意志和仁慈为转移。它是彻彻底底的恶,必须吞噬人的血肉生命才能前行。麦克思在书上把这一点写的很清楚,但是布尔什维克做的时候却很糊涂,以为解放工人就能不付代价推进历史,结果则是救出了本该作为祭品的工人,送上了本不是祭品的农民。反正都是祭品,但这样做的效果还不如不换。你们这些人生在富贵之家,将心比己下,以为可以解救那些过得不好的人,但这么做的结果就会和布尔什维克一样,看上去是救人,其实是在害人。”

    “难道没有折中办法?”杨无名谨记父亲说的每一个字,但追问却不耽误。

    “没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杨锐摇头。“只要竞争规则是公平的,同时没有人靠官商寻租作弊、靠不公平竞争牟利,那结果自然是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会饿死只能是两个原因:要么是该死——历史的进步本就要有血肉祭奠;要么是活该——本来轮不到他,他自己犯傻找死,再无其他。”

    杨锐说到此处,忽然瞪着杨无名诧异问道:“有人在学校里宣扬圣母思想?”

    “没有!”杨无名赶紧摇头,“没有的事。”

    “没有就好,宣扬这种思想的人应该吊死!”见儿子说没有,杨锐这才把目光从儿子身上挪开——为了培养贵族子弟,复兴会专门遍请中外名师设立了贵族学校,校址就在通化,杨锐是名誉校长兼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得空的时候还要去做几次讲演。

    “父亲,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