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壬卷 家与国 第十三章 通化2(8/9)

很多,那么固定成本的投入就很大。福特工厂内有三万多台机床,五百万美元的夹具和模具,虽然有这么多机器,可一旦要生产别的车型,这座工厂便只能废弃。

    我们则不然,换车型后机床、夹具和模具还可以接着用在其他车型上,这就变相摊地了成本。以通化的汽车生产线为例子,加上配套工厂的投资,不包括钢厂,总资产大概在一千万美元左右,产能是二十万辆,也就是说,五年折旧的话,摊在每辆车的成本仅仅是十美元;

    而通用汽车,除了低端的雪佛兰和奥克兰以外,别克以上的产量都不大,但生产线是一样的,所以他只有两款车的固定成本低于我们,其他都高于我们。福特则因为T型车将永远生产下去,所以他的固定成本摊销几近于无。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不按照财务上硬性规定的五年直线折旧,我们的固定成本和福特一样也几近于无。因为这些生产线将一直使用下去,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机器彻底损坏为止。这样算下来,整个固定成本摊销只有几美元不到。这其实也是成本节省的大头,再算上节省的流动资本利息,这百分之二十最少能省去一半——相比于福特,我们成本上有百分之三十的优势,相对于通用的中端品牌,我们则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以上的优势。”

    “哦,原来差距在这里!”虞自勋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没想到固定资产、流动存货之类占用这么多钱。

    “这只是其中之一,原料成本我们也比美国要低,因为钢铁厂也有人工成本优势和管理优势,那边同样按订单拉动式生产,生产线也尽量是混线生产以节省固定资产投入,所以总的算下来,我们的成本大概是美国同类车的百分之五十,而且随着管理模式的推广,成本会越来越低。

    亨利.福特是极为自信他那套生产模式,从潜艇到战车、再到飞机,只要是工业生产,他认为都能按照福特模式重整一遍,这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其实我们这一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