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壬卷 家与国 第三章 确定(6/9)

前,他还以为总有几份报纸会给中日两国说几句公道话,现在却是所有报纸谴责。

    报纸的事情还没完,第三天上午,从纽约金融界传来了更不好的消息:如果日本因为坚持和中国结盟而使得会议破裂,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不但会对日本进行谴责,还会实行联合抵制和禁运,这种行为将导致日本经济破产。

    对日本这种外贸型的国家,各国可以用贸易封锁为武器,而对中国这种自给自足的国家,能用的办法只能是设备和技术禁运。在杨度被刺的第四天,诸多与中国签订合约的美国公司、英国公司、法国公司都拍发电报至北京,声称自己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延缓设备交付,更有一些美国公司直接声明要解除合同。

    局势越来严峻之时,在英国的斡旋下,会议在五日后重新在华盛顿独立纪念厅召开,伤势未愈的杨度未能出席本次会议,他将自己的权利以授权书的形式授予了沈鸿烈中校,并且,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只有他一人出席会议。

    “针对美方的担忧,我国特做出如下让步,其一,放弃三成二十三万的主力舰吨位,只保留六艘航空母舰;其二,永远不研发、不制造战列舰;其三,承诺永远不入侵美属太平洋殖民地;其四,不研发、也不生产280mm以上口径的任何舰载火炮;其五,拆除现役的一百艘潜艇,只保留七十五艘……”

    杨度确实是因为伤势未愈来不了,而代表团的其他人,特别是海军中人因为北京的训令让步过大而不想出席,海军司令刘冠雄此时正在劝慰诸人。

    一条接一条让步让英国人眉开眼笑,而美国人则神色各异,休斯等人是喜悦溢于言表,而小西奥多.罗斯福等人则神色沉重。沈鸿烈发言完毕,会场响起了一片掌声;而日本代表团首席代表加藤友三郎也站起身道:“为了太平洋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日本政府也将承诺永不侵犯美属亚洲各殖民地,同时日本在太平洋各殖民地、委任统治地承诺不建设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