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壬卷 第二章 发抖(6/9)

行,却不知道怎么样才行。

    在不安和迷茫中,日本人拿最棘手的东西开刀——成立日本标准规格协会,以统一国内标准,因为中国选择的是公制,而美畜是英制,所以日本人选择的是公制而非历史上的日制规格。这虽然只需要淘汰国内英制机器便可,但算上整顿全国工业体系所需的时间和资金绝不在少数。在国内淘汰英制机床、整顿工业体系的当口和美畜开战,中日两国都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日本,海军输了那就是全输了。

    愤恨归愤恨,杨度一提战时标准船,加藤友三郎和加藤宽治眼中都发寒,日本造船业连后起之秀中国都不如,又怎么能和美畜竞争。仇视英美白畜的加藤宽治道:“阁下,难道我们就永远让白种人压在头上吗?如果不抗争,独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所以,贵我两国要亲如兄弟,现在之所以英美没有联手绞杀我们,那是因为英国没办法再承受一场战争,此时开战,他在亚洲的殖民地即便不会被我们占领,也将纳入美国的门户开放体系,他最希望的莫过于贵我两国和美国打起来,然后自己做壁上观。我们绝不能上他的当!”杨度犹如现代张仪,三寸不烂之舌下很开就推导出当下的局势。

    “十五年后就未必了。届时英国休养生息十年,他虽说不能进攻,但防守新加坡以西足以,说不定他们还会联合红俄。别看他们在波兰把红俄打败了,对于英国人来说,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而美国,他就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指手画脚,在他们看来,太平洋是他的后花园,我们不要说有海军,即便是有潜艇——你看,还要求我国拆除一半的潜艇,这什么道理?”杨度不屑道。“海军条约只签十五年,我们要抓紧这十五年的时间,整顿、建设国内的工业才是正途。”

    杨度的观点和加藤友三郎一样是暂时退让,但他不是从海军的角度,而是从工业、战争潜力的角度着眼,这更让人信服。特别是日本工业界关于中国造船效率是日本十六倍的传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