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济底子最薄,大战中虽比历史上赚的多,可新获得的中亚、太平洋殖民地;以及在杨锐提示督促下,其工业体系需要整顿,这便需要大量的投资,八八舰队或许可以强撑,但财阀们不愿意做这种赔钱的买卖;至于中国,此时正处于国内建设期,全国都是工地,一旦开战绝对是大损失,夯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四大列强都有裁军的意愿,而法国这个在大战中流尽了血、战后除了有一张德国人打的巨额白条却无任何一个有力盟友的国家,以及本就二流的连满清海军都无法应付、对三都澳只能眼红的意大利,也对此毫无异议,华盛顿海军会议才得以召开。
虞自勋回到纽约的当日,华盛顿哥伦比亚区肖勒姆酒店,中日两国代表正在紧密磋商,中国的代表是总理特使杨度、海军总司令刘冠雄、以及总参海军办公室中校主任沈鸿烈,日方则是两加藤以及新任驻美大使币原喜重郎。
在昨日的会议上,英国海军代表团代表、英国海军委员会成员厄尼.查特菲尔德少将积极响应美国海军部助理、本次海军代表团首席顾问小西奥多.罗斯福的建议,有英美联合对中日施压的趋势。虽然中国人早就对此多次提醒,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日本人有一种天翻地覆的感触。签订英日同盟的二十年,日本人奴才一样的伺候着英国主子,谁料到居然也会有被卖的一天。此时与中日大战的局势是完全不同的,以事后的角度看,英国当时确实无法在东亚帮助日本。可现在大战结束,英国对自己哪怕是口头上的支持都没有,着实让日本人心寒。
“英米白畜对帝国只有利用,现在独国屈服了,为了迎合米国,无用的帝国便被他们无情的抛弃……”称为小加藤的加藤宽治中将最是愤恨,即便是中国人在场,他的情绪依旧毫不掩饰,“诸君,我们绝不能同意白畜六成之协议!帝国必须七成,中华必须四成!”
中国代表团从来就没有提出四成的要求,杨锐的意见是不拆舰就行,但加藤为了拉上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