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辛卷 第七十五章 奸商(5/9)

为正常价格,但战时船用钢板的价格涨到了五百华元每吨,这就等于每吨位光钢材就要花两百到两百五十华元,战时造船工价本来就贵,五百华元一吨已是良心价,像美国,有些船的造价高达四百美元一吨。

    五百华元的船虽然是二手的,但怎么说也不至于卖到一百八十华元,所以从户部和英国人谈判以来,一直在犹豫。总的来说全世界商船并不饱和,只是中国手里的太多,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商业网和航运码头,在失去超额利润后,八百万吨商船在中国手里是玩不转的。

    “一百八一吨实在是太低了!”杨锐知道今年年初开始,户部就和英国开始谈商船买卖,只是中国一直要求战后交货,气的英国人牙痒痒。“这可都是柴油机船,即使船壳不行,可到时候换一个壳子不就和正常商船没两样了吗,这还比蒸汽船省油。”

    “我们不停的说商船只是船壳和工艺粗糙,但动机是一流的。不过他们每吨加了三十块后就不再往上加了,两百块都不行。”虞辉祖摇头,“这么算下来,每吨损失一百二十块,五百万吨就是六亿华元,是今年税入的一半了。”虞辉祖摇头完毕,他又看向谢缵泰和杨锐,有些期盼的道:“以后的国际局势还会反复吗?协约国不是说要对俄国动兵吗,那时候要用船吗,这商船到底何时出手才最为合适?”

    “现在就是时候,越快卖掉越好,那怕价格再低。”杨锐也不想和英国人较真了,虽然现在美国的商船还在下水,他那边一千多万吨商船对英国是一个极大压力。

    “我们就不能留着自用吗?”盛宣怀死后,前年任命为运部尚书的颜德庆问道。

    “我们在世界各地没有贸易公司,没有殖民地、没有码头、没有军事基地,金融网也没有遍布全世界。还有海军也不行……”商部尚书杜亚泉说道:“商船只是世界贸易体系中很小的组成部分,现在的贸易网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即便我们和美国人造了那么多船,可只要英国战后将那些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