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辛卷 第六十八章 杜博夫卡(7/9)

但陈去病回避了这个义务却让俄国人犹豫了,万一签订合约后,中国人故意将其交给白俄或者英国,那还不如不签合约,直接打过去好了。

    彼得堡东宫内,面对这样的情况代表团团长越飞提议休会。当中国人离开后,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谈判团的成员道:“我真不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越飞同志语有所指,基于上一次和德国的谈判,他不知道这一次面对中国人该怎么处理。是马上签约还是等托洛斯基那边的进攻结果——收到察里津被占领的消息后,托洛斯基立即调兵遣将,布置对察里津的进攻。

    “完全不必等托洛斯基!”斯大林同志明白越飞的意思,当即就出声否定:“就凭借他那些军事专家、那些资产阶级分子是收不回察里津的。”

    “可中国人并不承诺和约签订后就将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还给我们,如果他们将察里津交给白军……”代表团的成员索科利尼科夫道。确实,和谈的本意就避免南面的局势迅速恶化,可中国人不承诺交还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那和约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真要将察里津交给白军,那他们又何必和我们和谈?直接和高尔察克的联合,进攻喀山不好吗?”斯大林很清楚东线和南线的情况,不由大声反问。“只要和约签订的足够快,我们在白军上来之前就接管察里津,那将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稳定住南线局势。”斯大林同志说完后又看向代表团团长越飞,道:“我们应该尽快签订和约,而且是越快越好!”

    “斯大林同志,可他们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西面的边界离伏尔加河太近了。”军事顾问萨莫伊洛将军道,“况且如果我们马上就答应对方的条件,那党内的同志会怎么看?”

    “边界并不是问题,我想对方也不会在边界问题上纠缠不放。他们真要是在乎土地,北方的边界又何必离西伯利亚大铁路两百公里?”斯大林再次反问。“中国人的底线我想很清楚,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