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维压制,又在心中默念了几个‘静’字后,这才移步跟着李子龙进了银安殿。
王府毕竟是王府。银安殿虽没有修缮,可在绚丽油彩的映衬下,明堂内透出的皇家威仪还是让几个学生心头一震。毫无间隔的正殿内,大中华国总理杨竟成坐在明堂正中三格紫檀宝座上,他的身后是三面镂金屏风。身前则是一张宽大异常的书案。有些让人诧异的是:书案虽大,可上面的文书却不多。
书案如此,明堂上方的横匾则更加怪异,上头不是忧国忧民、修身养性的词儿,只书了‘善恶轮回’四个大字;目光再落到书案,杨竟成手上沾染着不少墨迹,他像是刚刚处理完公务,对学生游行并冲入总理府毫不惊讶。不过再看站在他身后、神色紧张的商部尚书杜亚泉,这种不惊讶又似乎是刻意装出来的。
“北大学生傅斯年代表京城各校呈请总理收回学部尚书任命之成命,再次任命蔡孑民大人为学部尚书。蔡大人为我国之教育。竭尽心力、含辛茹苦,从前清起,花费十数年心血方才有今日学界之盛况。前令舍蔡大人而不用,全国学界都莫名愤慨,学生等冒天下之大不韪,只为求一个公正……”
傅斯年递上万言书开始陈情的时候,杨锐心里只发笑。因为再怎么刺头的人,说起这一套官场辞令,气势上就弱上了几分,难怪朱元璋那家伙会弄出八股文。暴烈之人一旦用脑子思考辞令。情绪就会冷却,勇气更会消退。正所谓一旦理智,便忖得失,一算得失。即生畏惧。
然而只凭傅斯年这种人,学生们是冲不到这里的。就在杨锐心中暗笑时,代表中的段锡朋忽然喝道:“孟真,何必这么麻烦!今天我们来这就一句话:学部尚书只能蔡先生做,换其他任何人我们学生都不答应!”
“对!对!换谁我们都不答应!!”不愧是白话文,直抒胸臆。毫无美感却带着莫名的煽动性。学生们呼应段锡朋时,杨锐忽然想到了章太炎递交的报告,心中愈发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