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不同,而39师大部分是汉回,与当地人除了语言不同,其他基本相同,所以这次出国作战,只要是和本地人有关的交涉、巡防、贸易,都由39师的汉回负责,以免引起民族矛盾。钱鼎没有经历过回乱,但马祥福却听说过几十年前西北回乱是怎么一种地狱。
“好,我全看着。保准出不了事。”马福祥说道。说罢也不在堑壕边停留,带着人往城里去了。
拿下阿什哈巴德的消息能传到德黑兰,自然就能传到北京。杨锐对战果豪无兴趣,却很担心洋人跑过来抗议照会。在俄国没有退出战争前,为了不激怒协约国,复兴军只能采取蚕食策略,一点一点的往西、往北推进,这一次连外里海州的首府都占领了,真不知道洋人们会发什么飙。
“总理,那几个俄国人求见。”李子龙匆匆进来。他说的那几个俄国人,其实是布尔什维克派驻在中国的联络员,其中有一个后世最为有名,叫做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
“他们怎么来了。这事情不是情报局那边负责的吗?”杨锐根本就不想见这些人,最少在俄国退出欧战前不想见,这一见万一被协约国得知,事情就不好办了。
“总理,为首的俄国人说有李宁的亲笔信。”李子龙道:“还说这封信需要亲自交给您。”
“张实怎么说?”听说有列宁同志的亲笔信,杨锐倒也不见怪。那估计是两个多月前列宁离开瑞士时寄出的,现在刚好到了这些人手上。
“张局长那边来的电话,只说有一些事情俄国人要亲自和您商议,刻不容缓。”李子龙道。“还有,他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了,马上就到了。”
“那就等他来了再说。”杨锐不明白俄国人见自己到底所为何事,但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两个小时后,在银安殿的侧厅,一直求而未见的俄国人终于要见到的人。为首的加拉罕问候之后,便递上了列宁的亲笔信,旁边的通事翻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