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辛卷 第十二章 独断(5/9)

能漏了。”

    不知道什么是‘蒜你狠’的虞辉祖等人有些赫然,但既然杨锐说了每年GDP增长定为百分之七,那就定为百分之七,虽然现在是金银实物本位时代而非想印就印的法币时代,可手上有的是外汇,增长不够可由政府固定投资拉动。

    “农部和工部不是需要钱吗?”杜亚泉再献第二策,“农业十五亩耕地,每亩二两,这里就是四十亿华元了;还有运部,不是说要修全国交通网吗,这就是三十八亿两,约合五十亿华元,这里就九十亿了,其他再投资一些,这些一百多亿很快就会花光的。”

    杜亚泉此计说罢,虞辉祖抚须笑道:“秋帆,要是真这么简单就好了。这一百二十亿,除了每年可按比例的投资于固定资产,比如修交通网外,其余的只能花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交通网三十八亿两是我们自己修的价钱,若是换成洋人修,那造价估计要翻倍了,这钱真要这么花,那就是糟蹋了。

    至于农业的那四十亿,这只是数字游戏罢了,年初贷出去的钱,年末收粮食的时候就会收回来,这其实只是农具、种子、肥料赊销,银行居中为农民担保罢了。只要纸币有信用保证,根本就不要多少钱,到后来农民越来越有钱,那也就无所谓什么贷款不贷款了。我现在倒觉得,地主老财们窖藏金银倒是一种避免通货膨胀的办法。”

    虞辉祖说笑,张坤则道,“这笔钱不管怎么花,都有一大部分会呆滞在账目上,毫无去处。最好的办法还是进行海外投资,不过这又涉及到对外干涉了,我国海军必要重振。若海军有困难,那便只有购买英美法等国国债,这样可旱涝保收。”

    国债一词让杨锐起鸡皮疙瘩。后世那几万亿不都买美国人国债了吗。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爷爷,纵使现在是实物货币,这事情他也不想干。

    “还是成立国际投资公司运作这笔钱吧。原则是:对外可以做一些短平快的投资生意。但超过十五年期的金融性投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