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辛卷 第五章 无辞上(5/7)

不久,但徐宝璜对黄季刚此人言行还是有所耳闻的,其他的事情他不好多说,只道:“此人对新学甚是蔑视,曾言八部书外皆狗屁。”

    没想到是这么一个人,胡适听闻也是摇头,徐宝璜接着道:“还有教英国文学的顾汤生也对新学颇有微词,只是此人碍于只教英文,不好多谈罢了。”

    “那我们这边呢,都有什么人?”陈仲甫问道。他知道蔡元培找他和胡适来的意思,而且一定是因为支持旧学的教习多,才需要四处找人。

    “支持新学的教员大多年青,有钱德潜、朱逷先、刘半农、沈伊默、马幼鱼、周树人等教员。其中钱德潜和周树人的观点最为激励,钱德潜认为我国若要革新文化,当废除汉字,使用拼音;周树人先生则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徐宝璜道。“此一说法虽然偏激,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他们认为世界文字最终将归于统一,而统一必定是西洋字母胜出。”

    “那先生是怎么看的?”言论居然是如此激烈,陈独秀和胡适都吃了一惊,他们的本意是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废除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废汉字一事还未想过。

    “先生认为汉字可先拼音化,至于是不是要费,那要再看,拼音教学的事情也还再讨论。”徐宝璜道。

    “难道说现在连拼音教学都没有吗?”胡适大吃一惊,他在国外多年,还以为拼音早就制定好,开始运用了呢。

    “拼音已经有了,但只在师范学校当中使用,以确定国语标准读音,但小学中还未完全使用。”徐宝璜道。“初小是市场化的,所以很多私塾就按照以前的老办法教书,学部要的是普及识字率,只要学生们能通过考试,就会下发经费给学校,怎么教授是不管的。”

    “这怎么可以?”胡适大惊,这是比美国还美国,即便是美国,也不是这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开国初教员有限,而民间读书人却有不少,这样做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