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庚卷 第五十九章 死人下(5/8)

共处的原则,我国和日本帝国签订了双赢的和平协约,以求建立牢固的相互信任,最终消弭战祸,真正确立东方长远的和平。(掌声)

    战争,特别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是一个政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试金石。在这场战争中,有太多感人泪下的事迹、无数默默无闻的牺牲、数不清奋勇抗争的国民,这一切都让我深信,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会断绝,数千年繁荣终要重现,大中华国必定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掌声,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而今,战争远未结束,俄军现在还占领我国的北庭,但俄国已黔驴技穷,其在欧洲战争的失败将使其更加虚弱,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复兴军就可不战而胜,将其逐出国境。(掌声)

    和国外的战争即将结束,但国内的另外一场战争才刚刚开始。那就是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战争。这场战争将是奠定国家问道、民族最终繁荣的关键,战争如果胜利,国家将基本消灭佃户,真正的实现耕者有其田;而战争如果失败,那么不用二十年,我们就要面临下一场革命,并最终陷入战乱。(掌声)

    上个月开始的土地改革,收到几乎所有报纸的批评,但是,请各位代表注意,全国还有近近四亿的国民不识字,他们的意见无从发表,他们的苦痛无人理解。在报纸上的先生们看来,他们是乡巴佬、是下等人、是没教养的奴仆,他们应该除了种田和交税以外,不应该发出任何声音。

    而在本人及这一届政府看来,大中华国是四亿一千万三百万民众的大中华,不是只会识字看报那不到一千万人的大中华,他们的意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衣食住行都是政府关心的重点,也是政府改善的重点(激烈的掌声)。所以,在这里他们的意见我要想各位代表反馈。

    在报纸上的先生看来,地主士绅是仁义的、道德的,慈眉善目。常常做善事。那请问:他们如果真的仁义,为何不把耕地分给佃户?他们真的道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