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复啊。你既然不想加入中华革命党,忠山先生是绝不会勉强的。这一次来,实是为了另外的事情,我们啊,有一些相熟的同志。也想像你们一样进行工读互助,不知道你是不是可以相帮啊?”
“你们也要工读互助?”刘思复有些吃惊,但他没有多想,只感觉吴稚晖找对了人。晦明学生能组织学生工读互助,自然对沪上各大学堂的情况一清二楚。这工读互助,说白了就是一边去各大学堂旁听,一边找零工养活自己。沪上大学堂最负盛名的就是同济大学堂,它校区大、课程多、洋教授多,对旁听生也不似其他学堂那样排斥,唯一的不好就是他在黄浦江对岸。来往都要坐渡轮,而且很多课程都是德语课程,没有基础的人根本听不懂。
看到刘思复这么惊讶,朱执信眉心突然一跳,幸好刘思复又道:“友爱互助乃晦明学社恪守之精神,诸位既然要思复帮忙,思复定当尽心尽力。”
“好!我先在此谢谢思复了。”吴稚晖道。他来之前就知道刘思复会帮忙,但听他答应还是松了口气。说完正事,吴稚晖又下意识的扯了别处,他道:“思复。现在报纸上都对大夫士议论纷纷,你对此如何看啊?”
“另一种愚民之术罢了。”这段时间报纸上热烈讨论的大夫士刘思复也有所关注,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对什么大夫士极为不屑。只是晦明学社名声不张,他的文章也登不到大报上去,所以很多话只能在自己的内部刊物上说,很是憋屈。
“说的对!”吴稚晖抚须笑道,“这杨皙子可是杨竟成的心腹的,还是什么稽疑院的议长。复兴会那班人推到了儒家,而今要弄一套法家了。”
吴稚晖言之有理,刘思复只是道:“革命的时候是一种说辞,革命之后又是另外一种说辞,复兴会那些人啊,可真的忘记当初革命的理想了。就现在看,复兴会做的根本不能叫革命,它只是改朝换代。满清的皇帝拉下来了,明朝的皇帝又送上去了。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