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弱国,但谢缵泰身上的那种自信却是少见的,这完全是得益其早年的华侨生涯。“那我是不是能早几年出发呢?议长就换个人当当也行啊,比如农会的徐君贯田就能担此大任啊。”
“现在就想走?”杨锐见他着急,更是笑,“皙子啊,你通几门外语?”
“啊!”杨度开始发傻,他这才想起来列国不是说汉语的,而是什么语言都有。“再有,你到了他国如何结交权贵?这要做纵横家,人脉是第一重要的,不认识人,你怎么去影响他国国策?还有资金,周游列国,所费不少,公费总要有项目才能列支的,你这周游,怕是难以列支吧。”
一瓢接一瓢的冷水把杨度的热情浇灭,他颓然道:“那该如何是好?”
“你这几年先把英语学好吧,然后再练练文笔和口才,每到一地化缘也好,像梁启超那般写些文字骗稿费也好,都能结识不少人。”杨锐道。
他一说梁启超,杨度就关切的问道:“这梁卓如听说在台湾被抓了?”
“嗯。”杨锐点头,“但和日本签完合约又放了。不是说要中日友好吗,他战前就鼓吹这个,现在真友好了,也就没罪名告他了。”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事情,杨度道:“卓如兄是我国第一鼓吹高手,若是要能收为国用……”
“皙子啊,梁启超这个人两面三刀,一天一个变,比康有为差多了,比你就更差。康有为再差,也对君主专制持之以恒,你呢,一心坚持君主立宪,梁启超是什么都自己有利就说什么,而情况一变,他就一变,之前说的话全当放屁。
我不是因为不信任他的人品而不用这个人,而是认为他这么鼓吹来鼓吹去,全国人心必将大乱。我们为什么要皇权那个牌坊,不就是为了安定人心吗?人心安定,大家意见一致,劲往一处使,国家就能强盛;反之,今天立宪,明天共和,后天复辟,这国家怎么能复兴?梁启超这一次走狗屎运,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