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第8章 授课(第四章送上)(3/4)

更加高效的杀死人类自己。”

    “而从另一个方面说,战争兵器的发展,同时也在带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铁器可以制造武器,同时也能制造各种工具,而工具的改良,带来的便是更高效的劳动生活,从而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便是可以制造更加高效的兵器,以更加高效的手段杀死人类自己,如此往复。”

    “这便是人类发展的原始动力。”

    “而生产力出现差距的时候,便会出现战争,就比如日本人对咱们发动战争,就是日本人觉得,自己是工业国,生产力远超咱们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可以生产更多的武器弹药来打败中国,从而获得好处。”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水平,从各个角度上说,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最重要的标准了。”

    “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咱们八路军缺枪少弹,一般最多打上三五发子弹,便会吹响冲锋号,向着敌人发起冲锋,也因此,日本人叫咱们三枪土八路。”

    “但有什么办法?咱们国家的工业水平不行,咱们没有足够的弹药啊。”

    “怎么办?只能自力更生,以我们晋察冀军区为例,1938年全年,截止年底,我晋察冀军区拥有接近十万部队,而这十万部队,全年消耗弹药98万发各类子弹,算下来,一个士兵,一年才能打十发子弹。”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随着张浩的声音停下,在场的学员全都沉默了。

    张浩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然后问了一个问题。

    “有没有人能够猜到,我冀西军区41年全年总计消耗了多少弹药物资?”

    问出这个问题后,张浩紧跟着补充了一句。

    “冀西军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