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四章 新官上任(上)(2/7)

经常随打随补,军校死伤颇众,新兵充斥营伍,始终处于不断失血状态。

    而今算是能喘一口气了,于是换上他信任的官员,加强训练,重整部伍。

    万胜军差不多只剩四万了,缩编为四营正合适,若非这些人都已经安家数年,邵勋甚至想把他们迁来洛阳,而不是聚集在平阳、河东、弘农三郡。

    这些命令之外,还有两条颇为引人注目——

    “这便是诸卫衙署了。”邵勋停在一处六架殿舍前,说道。

    长子邵璋抬头望去,却见这里一溜排了好多衙署,且都挂上了牌匾,分别是:左骁骑卫、右骁骑卫、左飞龙卫、右飞龙卫、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左羽林卫、右羽林卫——左羽林卫门关着,显然尚未启用。

    这是管理府兵的最高机构了。

    诸卫衙署一字排开,互不统属,无论兵额多寡,都是平级。

    他们现在站的位置是左骁骑卫。

    原本最高主官是邵慎,当时是以游击将军的身份来管。最近军制持续改革,直接设了左骁骑卫将军(正三品),由邵慎担任。

    以后大晋朝的这些杂牌将军就不一定设了,或者用来作为官员死后追赠,或者统战胡酋。

    府兵不归五兵曹管,撑死了有点交叉业务罢了,整体由天子直辖,诸卫将军同样直接向天子负责,这从其衙署设在宫城而不是皇城就能看得出来——一般只有丞相及内侍官的办公衙署设在宫城之内。

    简单来说,天子下达诏书,诸卫衙署召集主要官员当众宣读,然后共同签发调兵命令。

    具体经办官员再持兵符、调令去诸龙骧府,当众宣读,集结出发。

    现在入卫洛阳的府兵就是这么来的。

    流程一开始还有些磕磕绊绊,更有人嫌麻烦,不过在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