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专生》

第十五章(5-6)(3/5)

状态。去哪里寻找呢?同学的圈子,远近各异,多数还在上班,不便经常欢聚。同事的圈子,各奔东西,各自忙碌,也难聚在一起。只有就近建立全新的圈子,才能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她先跟小区的姐妹,早晚一起,在楼下跳广场舞,一段时间后,听舞友说还有专门的演出团队。她就想,那样的话,能更多的接触社会,不至于被甩的太远。很快就打听到个社团,详细一了解,正合适,立马就决定,把心安顿在这里。那是一家民间的慈善机构,经常参加省慈善协会组织的义演。演出的内容还挺丰富,有锣鼓乐器、秧歌舞蹈、戏曲歌唱、小品快板等专业小队。原来这里也是八仙过海,人才济济啊。沈丽霞看了几次排练,选定进了秧歌舞蹈队。说干就干,很快进入角色,成为队里最活泼的一个。不到半年,她成了主心骨,队里的每样事情,都靠上了她。义演多是比较临时的活动,计划性不够强,确定的事项,队长把活动要求,简单发个通知。然后,各小队根据基本安排,具体确定谁去谁不去,坐什么车,在那里汇合等。为了做好贴心服务,她给手机弄了俩卡,保证流量满足使用。每次,她都是把出发的时间和行走的路线,以及在那个公交站转车等细节,用高德地图导航出来,再用文字表述清楚,发在群里,给每个姐妹做出提示。队员数量较多,义演往往只需要部分人参加,她斟酌人选时,还得兼顾到公允和便利,让去的人和不去的人,都心安理得。有那么两三回,她有点事没去参加,队里依赖她成了习惯的几个姐妹,不是坐过站就是提前下错车,找不到演出地点,就心急地说:“要是丽霞在就好了。”

    日常排练,她尽量多用工夫,多学几招。秧歌里的扇子舞、手帕舞、彩绸舞,她陆续都学会了。再后来,连敲锣打鼓也练起来。白天坐在公交车上,晚上躺在床上,嘴里还背着调子,指头在大腿上敲着鼓点。有时候,回到家里,疲惫的不想再动,姑娘心疼地说:“妈,你都退休了,还这么拼,到底图个啥。”她理长地说:“我能出去玩,说明我健康,如果玩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