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他俩,平时就妈妈一个人在家,他的爸爸是中学老师,两个弟弟都在爸爸的学校里上学,一个高中,一个初中,最多只能周末回来。他在家的时候,是主要劳力,上学后,家里的活都成妈妈一个人的了,还要下地劳动挣工分。房前屋后转悠的时候,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喊着他们吃饭。三人洗了手,上了炕,妈妈就端上来热腾腾的麦面馒头,一大碟浆水菜,熬了小米稀饭。三个大小伙,不一会,稀里哗啦,就把一大盘馒头消灭光了,加上一大碗稀饭,说吃的肚子胀胀的。他的家虽说在农村,但条件还不错,爸爸的工资比较高,一月有七十多块钱。也是这原因,学校评定伙食标准时,他才成为全班为数不多的几个,每月还要补交伙食费的学生。吃过饭,林易卯领着他俩,沿着村边的河堤溜着弯。他俩羡慕地说,你们村子太好了,就在铁路边,有池塘,还有河流,一马平川的土地。我们那边,不是川,就是山,缺水缺田,没完没了的沟沟坎坎,啥啥都不方便。
第二天,一大早,他俩非说要帮忙干点活。刚巧,看见后院拐角处的十多棵杨树苗,就问了妈妈,说是她前天在村口买的,准备等爸爸和弟弟他们回来,把这些树栽在后院。原来,他们村子都在铁路的东边,地势比较低,三年前秋天的一场淋雨,连续下了二十多天。村东头、北边的池塘都灌满了水,河堤也决了口子,水流进了村里,有的家里都进了水。后来,整个村子就搬到铁路的西边,这里是全村地势最高的地方,还有铁路的高路基,也是一道防涝的屏障。他家的房子,是不久前刚搬过来的,先忙着拾掇屋里,前后院还没顾上栽树。平原的农村里,都有这习惯,新房子的前后院,都会栽上成材料的树,像杨树、榆树、椿树等。较少栽种果树,不是不喜欢吃水果,最多考虑的,是将来孩子成人了,要娶妻成家盖房,这些树就排上了大用场。都是农家子弟,干这活不在话下,吃过早饭,各自拿起了铁锨、镢头,比划着差不多的树间距,甩开膀子就大干了起来。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干起活来劲头十足,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