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专生》

第一章(7-9)(3/11)

时完成作业外,他把大把的课余时间,都给了字典。抽屉里的字典,他是抱起来如看小说,读故事那样的津津有味。或者默看,或者阅读,认识的汉字,理解的全面了,不认识的汉字,成了新朋友了。对那些艰涩难懂的汉字,他用小本抄下来,时常装在口袋里,有空就拿出来记记。这种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虽说有点笨拙,而这么一如既往,他认识的汉字,至少是同龄人的两三倍。在认识更多汉字的过程中,他还由此及彼,接触和掌握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这才奠定了他夺魁的基础。

    座位周围的同学,知道了他这秘密,不认识的字都问他。他先把自己知道的给讲一遍,又取出来刚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根本不用先查检字表,随手翻开,最多两次,就找到了这个字的页码,再拿给对照着看。两三回这么的,有同学还以为他是手熟,碰上好运气,架不住每次都这么准,大家才彻底服气了。这就给他起了个溢美的外号,叫“活字典”,还越传越夸张,说能倒背字典如流水。他这么长期坚持的原因,同学们不知道,是一件过往小事,在他的心灵深处扎下的根。原来,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有道题是读拼音填汉字,其中的“社”字,他没记清,把“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本来是妥妥的满分,结果被扣掉了两分,为这,他心疼了好久。

    在刚刚走上正轨的教育系统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是在亢奋的状态里,精神头特好,感觉有劲使不完似的。正常的教学之余,穿插着不少的活动,这不,歌咏比赛的时间,学校广播室又通知了。金老师对学校开展的活动,总是热心肠,虽说是自愿报名,不求必须参加,但班上至少得出个像样的节目,起码不能挂空。她跟同学们坐在一起,先是摸了摸底,商量着报啥节目。大家七嘴八舌热议后,再三酝酿,拟定了三个可能出彩的节目。基调确定后,金老师又指定三名班干部,分别负责协助排练,要求每天至少练习一个小时。同学戊来自南方,算是音乐世家吧,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拉二胡的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