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

第24集《瑜伽菩萨戒本》(4/16)

们今天直接归依清净法身有困难,肯定有困难,所以我们真正受益的是二千五百年之前在印度受生、示现八相成道的应化身,虽然这个应化身是一个丈六的老比丘相,它比不上报身的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但问题是我们真正是因为应化身而度化的,我们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示现了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流转,在流转当中从皇宫里面出家、成道、说法、转法 轮、入涅槃,是不是?

    我们真正受益的是千百亿应化身的释迦牟尼佛,而不是卢舍那佛、也不是清净法身佛,我们是透过应化身才知道有法身、报身这回事,是不是这回事!

    所以我们今天自己的受益是如此,众生的得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如果能够适当的为他作助伴,他对你就会生起欢喜心,你以后跟他开演佛法的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他以后能够悟入诸法实相,刚开始的起点就是你为他作助伴结下一个善缘。

    所以佛陀整个摄众生戒第一条戒就是助伴戒,因为牵涉到他未来的得度与否。如果今天我们佛弟子不去助伴,一贯道、基督教去助伴他,他肯定信基督教、信一贯道去了,这个道理就是如此。所以摄受众生刚开始不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也不需要很大的功德,关键点就是你有一个想要陪他成长的心情,这样的心情对他是真实的受益,也为他以后得度种下一个殊胜的因缘。

    庚二、不往看病戒

    辛一、于有病者

    壬一、有违犯

    癸一、染违犯

    这条戒是说菩萨看到众生有重大的疾病,不往照顾就犯到这条戒了。这条戒有两科,先看辛一、于有病者,这当中又分两科,壬一、有违犯,先看第一科的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