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

第1集《瑜伽菩萨戒本》(10/13)

重观察苦谛,缘觉众是观察无明,这个地方有差别。

    四、菩萨种性:

    菩萨种性内心当中对于六波罗蜜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广修福德、广修智慧、自行化他的法门特别好乐,这个就是菩萨种性。

    五、不定种性:

    就是这个人不决定,他要是遇到小乘师父告诉他小乘法,他就学小乘法;遇到大乘法师为他演说大乘法门,他就欢喜大乘法门:这种人叫做不定种性,不决定的。

    我们今天要能够纳受菩萨的戒体,你必须在你的内心当中产生菩萨种性,就是你对于菩萨道的六度法门内心有好乐的心情,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后面进入戒文的时候,你就会清楚的看到佛陀在戒文当中,很多地方都在表明这个概念。

    就是说你身为一个菩萨,你刚开始是一个起点,你可能只是发了一个菩提心的愿望,你也可能什么事都不能做,你也没有办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六度的法门,是打从内心的好乐,这个是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你内心当中,你真实的是一个菩萨种性,你对这个法门有一种承当的力量,虽然你什么都还没开始做,但是你要有这样的种性,你才能够成就菩萨的戒体。

    第二个,你要真实发菩提心,就是你内心当中对于生命有二个希望:第一个希望是上求佛道,成就自利的功德;第二个希望是你愿意下化众生,成就利他的功德:悲智相应名菩提心。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纳受菩萨的戒体,你一定要成就一个菩萨的胸量、菩萨的种性,有这样的胸量以后,你还要真实的发起一种愿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你就能够成就菩萨的戒体,我们可以说你入了菩萨的阶位。

    有了戒体以后,我们开始要随行,就是根据我们菩萨的戒体,开始修学菩萨的戒行。菩萨的戒行有三种:第一个是摄律仪戒,第二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