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

第1集《瑜伽菩萨戒本》(3/13)

法喜,也能够暂时的解脱烦恼、业力跟果报的障碍。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归依三宝只是一个信心,我们会发觉我们这个信心是不决定的。有时候我们信心坚强、有时候我们信心羸弱,就是会退转,进进退退。

    所以当我们建立了三宝的信心以后,我们更进一步就是要「住于佛家,以戒为本」,我们开始奉持佛陀的戒法,使令我们在三宝当中坚固的安住,使令我们的善根因为戒法的摄持而能够不退转。所以我们归依三宝,刚开始只是仰仗一分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应该要学习戒法、修持戒法,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使令我们的内心跟三宝的功德慢慢的接近、慢慢的相应。我们研习菩萨戒法,就是透过持戒来断除罪业、增长善业,使令我们在三宝当中能够成就不退转,所谓的「住于佛家,以戒为本」,这就是我们学习菩萨戒的一个目的。

    接下来请打开《讲义》:

    《瑜伽菩萨戒本》讲表

    这个《讲表》在讲之前,我们先看下面:

    弥勒菩萨造

    玄奘大师译

    我们先把《菩萨戒本》的造论者跟翻译者作一个简单的说明。我们先讲「弥勒菩萨造」。「弥勒菩萨」是佛在世时的一个菩萨比丘,「弥勒」翻成中文叫慈氏,因为弥勒菩萨生生世世好乐修学慈心三昧,特别是修持「不食众生肉」特别的专注、特别的好乐,所以成就了慈氏菩萨、或者弥勒菩萨的名称。弥勒菩萨往生以后,生到忉利天为天人说法,准备在因缘成熟的时候下降我们南阎浮提来成就佛道。在佛灭度九百年的时候,印度有一个菩萨出现,叫无著菩萨。无著菩萨诸位大概不陌生,在唯识学可以说是第一代祖师。无著菩萨刚开始是在小乘有部部派出家,学习有部的教典、修习空观,成就了小乘的空观。在思惟小乘空义的时候,他发觉小乘的空义是一种「灭色取空」,就是「小乘的空要透过无常、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