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第125章 面对现实(第一更,求月票)(2/5)

强。

    “在关东,为了节省木料很多地窝子都会彻上三四层泥墙,相比于木头墙,它更耐腐朽,因为泥墙下方就是火炕,每年入冬时,烧一冬的火炕就能把墙里的潮气全都烤掉,这地窝子更是越用越久,在参谋旅行时,我甚至见过使用超过30年的地窝子……”

    许志远这么一说,唐浩然又岂会不同意,无非就是将室内的暖炉变成室外的火坑。

    “嗯,这个想法不错,我看可以这么做嘛,当然,我的那些只是一个想法,立足于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嘛,毕竟,咱们或许可以等着铁路,但别人会等到咱们吗?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趁早……”

    话声稍稍一顿,唐浩然略沉默片刻,又补充道。

    “在堑壕中,最重要的就是铁丝网,我看司令部可以组织部队充满研究一下这个铁丝网的运用,有需要的话,铁丝网可以优先配发至各堡垒区域,当然,这些铁丝网现在可以先存放于仓库中!”

    很多事情总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至少在外人看来,唐浩然的话很有道理,确实,防御工事的修建工作刻不容缓,毕竟,谁也无法保证,俄国人会不会在铁路修建之前,打进东北,有些事情还是提前作好准备,那样才能让人睡踏实。

    但是,真想睡踏实,却又谈何容易啊!

    “目前,远东地区俄军兵力约为5万人上下,其可动员兵力为12万人,如果计算俄军于尼古拉总督区17.5万驻军,其兵力2.5倍于我……”

    压力,总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总还会有新的问题,俄国人的现实压力几乎压得唐浩然喘不过气来。

    “战列舰两艘、一级巡洋舰8艘,二级巡洋舰5艘,鱼雷巡洋舰2艘,炮舰11艘,雷击舰……”

    闭上眼睛,只需要回忆着这些数字,唐浩然便能直观的感受到俄国人的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