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近乎“实锤”的话语,何金银平静的点点头,本身也只是暂寄篱下而已。他可是清楚的记着,解放后没两年,何大清就带着白寡妇“跑路”去了保定,直到古稀之年才回归四合院。
他不关心其中的因果,他只关心自己如何更好的活下去。
吃“后晌饭”时没见着何大清,傻柱看着何金银磨红的肩头直运气,撂下碗筷就要出门。
“回来!”
傻柱执拗的站在门口没动弹,被何金银强拽回来。
“二叔不是啥好人,可到底‘血浓于水’。雨水、你、包括我,吃喝拉撒全凭二叔撑着。我十六了,也不能让人笑话我是个吃干饭的不是?”
傻柱瘪着嘴:“至少...也换个像样的活计啊!”
“许是围城后一时半会儿挪动不开吧。”何金银噎着脖子,硬塞下去一口凉窝头:“指不定解围以后,没人要水了,二叔就能给我换到前门哪个饭庄子去当学徒。”
“嘁,你想的美!”
何金银诧异的放下筷子:“这还有说法儿?讲讲。”
“一般得先托关系找個‘荐头’说和,等饭庄子老板点头,先试用仨月。这仨月可没有一分工钱,月末能分到三成的‘堂彩’,也就是客人单独赏给你的彩钱。”
“试用合格,才会指定一位师傅带伱。有头有脸的大师傅还要办‘进师酒’,要拜过詹王老祖或者雷祖像,一场仪式下来,少说也要三五块大洋抛费,还得另备鸡鸭。”
“再往后‘定契’,讲究‘在师从师、听师教诲,寒暑凶灾、各安天命,逃南走北、不与师傅相干’。 ”
何金银一伸手:“打住!不听了,费事儿!”
傻柱笑话道:“瞧你那熊样儿,我爹就一直想给我找个大师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