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钸粮,但臣的骑兵怨怕不足,希望陛下能答应臣向朔方借骑兵。“安思顺是你兄弟,你们自己商量便走了。”“不!不!军队是陛下的军队,臣只能借安思顺的几个儿子,澈有陛下同意,臣安敢私借朔方一兵一年。”
安禄山的回答让李隆基非常满意,兄弟再亲也只能借子侄,而军队可是他李隆基的,今天这个安胖子表现得非常不错,确实要好好嘉奖一下,李隆基便欣然道:“好吧!你要借多少骑兵,你去和安思顺商量,朕都准了。”
安禄山要的就是这句话,为造句话他已经等了三年,他什么兵都不要,他就要阿布思那两万最精锐的朔方突厥骑兵。“臣一定会奋勇杀敌,用契丹的人头来向陛下请功!”
就在安禄山借兵方案终于得到李隆基批准的同时,李庆安正带着曼苏尔游览长安西市,经过一顿饭局,他们的关系已经拉近了很多,甚至曼苏尔提出李庆安能否释放大食战俘,李庆安也没有明确拒绝,也就是没有关闭谈判之门。
尽管李庆安下一步将剑指吐火罗,但哥舒翰提出的吐蕃战役却打乱了李庆安的计划,使得他的吐火罗战役不得不向后推迟,当然,能够先收拾吐蕃人,解决后顾之忧,也是最佳的方案之一。
所以李庆安也希望能和大食达成一种类似停战协议的和解条约,让他有时间动对吐蕃的战争,否则两线作战,他的后勤也供给不上,李庆安也知道大食的主要精力持会放在非洲,这就使大食无法全面反攻唐军,双方都有停战的意愿,现在就看在谈判中谁占上风了。
但这却不是李庆安带曼苏尔参观长安的日的,让曼苏尔了解大唐的雄厚实力,这固然能在谈判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李庆安用意并不在此,李庆安是一个有远虑的人,他希望大唐开阔的胸襟能同样吸收伊斯兰的文化,他也希望曼苏尔这位阿拔斯帝国哈里的继承者能够更深地了解大唐,战争不是他李庆安所需要,他需要时间展安西经济,安虽移民,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