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二百八十二六章 朝会之争(下)(5/8)

   李隆基已经决定的事情,岂会再受人影响,他开这个政事堂会议,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走走形式,表示政事堂已经商讨通过,任何反对意见,他都听不进去了。

    他摆摆手道:“相国多虑了,他们四人仅行监督权,并不干涉地方军政,没有什么不妥,朕意已决,不要再反对了。”

    这时,李隆基缓缓说出了他的第三件大事:“东宫已空虚两年,再空虚下去,恐怕对社稷不利,所以朕决定再立东宫,朕已经初步决定,皇长孙椒宇量弘深,宽而能断,仁孝温吞,动必由礼,深为朕之钟爱,朕决定立皇太孙为储君。”

    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之时,李隆基忽然抛出了这个决定,俨如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将在座的除李林甫之外的所有人都震懵了。“时辰已到,大家返回含元殿吧!继续朝会。”李隆基说完,便大步向门外走去,这时,丹凤门的广场上传来了洪亮的钟声。“吾皇万岁万万岁!众人三呼万岁,李隆基点点头“众爱卿平身!”“陛下有与,百官归班,继续朝会。”

    朝会俗续进行,李隆基在政事堂宣布了三件大事后,他的心中松快了很多,其实无论扩相还是亲王坐馈地方,都是李隆基考虑了很久之事,他深知皇长孙不比儿子,在这么多星叔的虎视眈眈之下,他的皇位将坐得异常艰难,唯有强化他的势力,才是自保之道,逐渐恢复原来的东宫党,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次他通过一年的观察,现在亲王诸子中,庆、楝、荣、永、颖、寿这六名亲王野心最大,影响也很深,因此他便决定将这六人下放地方,削夺他们在中央朝廷的影响,这才有最先派棣王坐馈安西的想法,这既是监督李庆安,又可以调走入主东宫最热门的棣王,至于后来棣王被囚,改成了庆王坐馈安西,那就是一个意外了。

    而杨国忠的建议不过是个巧合,正好让他得到一个借口罢了,但这还不够,皇长孙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地方军阀支持,而这个人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