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含无大殿内异常开阔,数千人站起其中也不觉得拥挤,文武百官按各自的品阶西站,从三品以上皆有座位,亲王、郡王、三师三公、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一台以及十二卫、东宫诸司、京兆府、各地在京的文武官员、无职权的散官等等,在含元殿两边排列下去。
大唐的七大节度使今天出席了四人,范阳、平卢节度使安谅山;安西、北庭节度使李庆安;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剑南节度使兼安南都护高仙芝,他们四人一左一右各站两人,有趣的是,哥舒翰和高仙芝站在一起,而李庆安却和安禄山站在一起。
李隆基还没有到来,大殿里一片窃窃私语声。
“李将军,这次恭喜你了!”安禄山坐在一旁小声地笑道。
这次李庆安回长安,还是第一次遇到安谅山,几年不见他,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个南瓜似的脸和肥硕的身子,眼睛更小,眼缝中透过一丝亮色。
李庆安橄微笑道:“安帅前年升为东平郡王,庆安还来不及道贺,我这里也恭喜妥帅了!”“哪里!哪里!那是圣上的隆恩,我安禄山何德何能,又怎能和大将军击败大食旱相比,惭愧啊!”
两人家暄几句,又谈起当年的马球大赛,皆感觉时光如白马过隙,一转眼便四年过去了,安福山叹道:“当年李将军在小勃律之战中立下大功,得封中郎将,这才几年时间,便升任安西节度使,果然是少年得志,我常常便用李将军来励志我的几个犬子。”
“其实安帅也不错,我记得安帅是开元二十年加入唐军,仅仅八年便出任了节度使,这也不简单啊!而且我听过朝廷将调安帅入京为相,出将拜相,大丈夫人生当是如此!”
安禄山眯缝的眼缝一下子瞪圆了,他大吃一惊道:“你说什么!我要入京为相,你这是听谁说的?”
安禄山的大惊失色被李庆安看在眼中,他不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