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一点,相国以为如何?”
李林甫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了,其实就是派个监视者,倒并不一定是夺权,他立刻道:“陛下,既然不是削权,臣建议索性也不用加封安西大都护,这样可以避免将来的矛盾,或者改封陇右道诸藩安抚大使,可以常驻安西或者北庭,这样就比较含糊一点,不会让李庆安敏感,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唐朝陇右道的范围极广,从陇右以西,包括陇右、朔方、河西、安西一直到大唐的最西面,都是陇右道的管辖范畴,李林甫提出这个方案,显然就更为弱化李隆基的削权意识,从他本意他反对李隆基再派亲王赴安西,他认为没有必有,但他也知道李隆基的偏执,决定好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更改,只能加以引导弱化。
李隆基想了想,这样也好,在安西本身就有宦官监军,这样再给李庆安加一道箍,这样军政都有人监视,谅他也不敢请举妄动了,想到这,他便笑道:“既然联和相国达成了监督共识,下面联就想说一说如何扩张安西的实力了。”
李林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隆基是想扩大安西实力,但又不放心李庆安,这才决定派亲王去坐镇。当真是祸兮福之所倚,他连忙道:“请陛下示!”
李隆基取出了李庆安厚厚的述职报告,道:“李庆安的述职报告中,最让联心动的就是他提出的迁移失地农民赴安西开垦的建议,从而在实质上控制安西,并且可以部分解决因土地兼并而积累的矛盾联这几天反反复复考虑过了,这确实是条良策,联决定采用,在三年之内,陆续迁四十万户失地农民去安西,在今年,先向安西迁移十万户关中及河南、河东失地农民,这三地土地矛盾最为严重,以免他们聚众造反,同时赋予安西都护府移民安置权,这样,联就必须派亲王坐镇安西,另外联还打算修建通往安西的唐直道,以缩短长安到安西时间,加强朝廷对安西的控制。”
“大手笔啊!,李林甫暗暗赞叹一声,谁说李隆基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