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袍的粟特胡人,这是求和的石国使者来了。
在河下游约两里处有一座木桥,很快,羊群塞满了木桥,纷涌而至,数百名唐军骑兵飞驰着迎了上去,片刻,将十几名黑袍男子带到李庆安面前。
一名年长的白老者在李庆安面前跪了下来,后面全部跟着跪下,老者将一只放有石国泥土的金盘高高举起,用汉语高声道:“大唐敕封顺义王、石国吐屯特勒进献石国土地予安西李大将军。”
李庆安愣住了,他打量了老者一眼,问道:“你就是石国正王特勒?。
粟特诸国皆实行正副双王制,也就是一国内有两个国王,这种制度的起源不详,石国也不例外,正王被称为吐屯,而副王被称为伊捺吐屯,伊捺在突厥语是小的意思,因此副王又叫小吐屯,目前石国的现状是正王亲大食,副王亲唐,但今天来的却是正王。
其实在大食东扩之前,石国无论正王还是副王都是忠于大唐,开元初年,石国正王莫贺咄跟随北庭节度使盖嘉运共击突骑施苏禄之子吐火仙,在碎叶大败敌军,立下功勋,被唐廷封为石国王,加特进,赐旌节,次年又册封为顺义王,现在的正王特勒便是莫贺咄之子,继承了他父亲的封号顺义王。
事实上,特勒今天不过五十余岁,,“土了场大病几乎死尖,身体自虚弱,再加卫唐干四,随时会找他们清算大食旧账,巨大的压力使特勒不到一个月便须尽白,今天他是亲自来向唐军请罪。
“奴就是正王特勒,无颜见天可汗节度使大将军,请大将军治罪”。
说完他将金盘放在地上。脱去黑袍,袒露着上身,背上插着荆条,这却不是石国的传统,而是特勒年轻时在长安时学来的汉人规矩,“负荆请罪”他脱去衣服,后面的随从都一齐脱去了黑袍,跟国外一样袒露着上身。
李庆安并不因为他插几根柳条在背上就把他扶起来,也不因为他是石俱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