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钦差大臣(7/9)

里是本县的公麻田,本县一共八百亩公癣田,原来都是麦田,结果全部枯死,一个月前。我们都补种成豆,现在出苗了。”

    “那水呢?”

    李庆安回头好奇地问道:“水从哪里来?”

    韩县令指着不远处道:“我们打了一口深井,就在那边。”

    李庆安走过一片豆田,果然见一处低洼地中有一口井,他走到井边掀开木盖子看了看,井估计足有四五丈深,井下隐隐有水波亮光。

    “使君可别小看这口井,我们这一片二百多亩地的豆苗都靠它养活。”

    “不错!不错!”

    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赞许地对韩县令道:“关键是韩县令带头。我想许昌县的民众应该都动员起来了吧!”

    “这两天县承和主簿都下乡了。正正一村一村地动员,许多农民都跑来看我们的豆田,效果很好。”

    韩县令有些感慨道:“其实抗旱的关键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要想方设法找水,河水没有,就想法挖井水,挖到水要节约浇灌。像浇粪水一样,一株苗一株荐地浇根部,其次还要节约粮食,节约开支,只要把这几点做到了,最后基本上就能度过旱灾。”

    韩县令的一席话,听得李庆安连连点头,这个韩县令确实很务实能干。河南道能度过旱灾,就是需耍他这样的官员。

    正说着,只见官道上来了大批农民。足有几百人,骑着驴,赶着马车,大家纷纷跳下车,一窝蜂地向豆田跑来,几名衙役慌忙迎了上去。

    李庆安见天色已不早,便笑道:“韩县令忙吧!我就不打扰了。”

    “不!不!我领使君进县城休息。再安排食宿。”

    韩县令慌了手脚,河南道观察使过境,他怎么能不接待,他这顶官帽还要不要了。

    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