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钦差大臣(2/9)

的后宅门前停下,一名官员从马车上下来,敲了敲门,片亥小门开了一条缝,“你找谁?”一名老家人问道。

    “请转告吴太守,就说宋州司马杨汝宁求见

    “哦!是杨司马,请先进来吧!”

    官员闪身进了门,问道:“这么晚来打扰,吴太守睡了吗?”

    “还没有呢!在书房看书,杨司马请在这里稍候,我喜通报老爷。”

    汴州太刹生吴,叫吴清,五十余岁,开元七年进士,为官近三十年,他曾做过户部郎中、门下给事中,宋州长史等职,天宝四年起出任汴州太守,至今已快五年。

    吴清出身贫寒,但他很会钻营。他妻子便是户部尚书张筠之姐,有了张家这个靠山,吴清仕途一帆风顺。去年底的朝廷扩相,他最终被张筠提名为候选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他却躲过了太子党的清洗风暴。吴清也不由感到一阵庆幸。

    不过这次河南道的旱灾又把他推到了大唐的热点之中,他前几天接到张筠的快信,圣上已经决定任命北庭节度使李庆安为河南道采访使。提醒他注意。

    此时,吴清并不在看书,而是在考虑如何应对李庆安可能的稽查,李庆安是太子党中的唯一幸存者,太子已废,太子党被清洗一空,而他的后台高力士也被罢黜,可以说李庆安后台尽失,而自己却有张筠为后台。从实力上他要高上一筹,而且天宝二年圣上下旨,严禁采访使干涉地方政务,这样一来,自己更有了对付他的手段。

    “老爷,宋州杨司马求见。说是奉崔太守之命来送一封信”。门外传来管家的禀报声。

    吴清立复想到了宋州太守崔廉。原来是相国党人,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了,他兄长崔翘成为杨党,崔廉也改换了门庭。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地方官们的至理名言,因此依附朝中高官成为地方官们前仆后继的动力,有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