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里,伊州都督兼伊吾军兵马使韩志和副使杨再成前来迎接李庆安。
伊州是北庭三州之一,这里草原广袤。又有蒲类海这样的大湖泊,因此农业也相应达,伊州领伊吾、柔远、纳职三县,以沙陀人最多,也有羌人、突骑施人和回讫人,而汉人远远没有庭州多,主要是军户,农业也是以军队屯田为主。
“卑职韩志参见李将军”。
老远,伊州都督、伊吾兵马使韩志便向李庆安拱手施礼,韩志约三十五岁左右,身材高大,相貌粗扩,一双小眼睛放佛鹰一般地锐利。他父亲是一名唐军,母亲是沙陀人,从小便在北庭长大,开元二十八年从军。和李庆安一样,也是从戍堡小兵起家,一步步积功做到今天的伊州都督。
韩志外表虽然粗矿,但此人极善见风使舵,而且溜须拍马功夫一流。比如,李庆安在玉门关派人来他这里请求支援,韩志立刻倾兵而出。治下三千伊吾军全部派出支援李庆安,星夜援驰,若不是他有急事脱不开身,他会亲自带军来援,也正是伊吾援军到来,才迫使羌胡攻城。他的果断行兵,给李庆安留下了极其深复的印象。
李庆安拱手回礼笑道:“上次玉门关援助,多谢韩将军了
“哪里!听令而行,是卑职职责所在。”
有的事不能说得太明白,李庆安有令,韩志听令而行不错,可问题是那时李庆安还没有办理军权交接,军符令箭之类一概没有,他韩志听什么令?听谁的令?这里面的暧昧便可想而知了,他说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暗示他服从李庆安为北庭节度,这是他的一种表态,也是他的站位,当然,前提是李庆安不能侵犯他的利益,他是伊州都督,伊吾军是他的治下,他可以服从李庆安的命令,但李庆安不能过多干涉伊吾军的军务,换而言之,就是维持现状。
李庆安明白他的意思,初到北庭。多面树敌无疑是愚蠢的做法,他来伊州要的也就是韩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